上周五,2019年廣東省“全國科技活動周、防災減災日”暨“全省科技進步活動月”主場活動在南海區舉辦。這是繼2016年廣東省“全國科普日”活動后,南海再度承辦省級科普盛會。
省級科普活動頻頻選點南海背后,顯示南??破展ぷ髡诎l生變化。從政府引導到企業主動的科普機制,從低齡化到全年齡段的受眾群體,從個別領域到全面覆蓋的知識體系,這些都反映出,南海正在向“大科普”晉級。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南海推動創新發展一馬當先,科學普及也努力做到比翼齊飛,讓公眾科學素質適應大灣區發展步伐。
再度承辦高規格科普活動
今年正值我國開展第19個“科技活動周”、第11個“防災減災日”,我省開展第28個“科技進步活動月”活動。此次活動涵蓋了這三項主題,由省科協、省科學素質綱要實施工作辦公室、省委宣傳部、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省地震局、省氣象局、省消防總隊聯合主辦,規格很高。
活動主會場設在瀚藍南海固廢處理環保產業園,邀請約800名市民、學生等參加。這里有著先進的垃圾處理工藝,根據科普的需求,廠區設立了可視化的參觀通道,參觀者可以直觀了解到垃圾的處理過程。同時,地球藍朋友——南海環??破震^也在當日開放參觀,展廳根據不同環境場景劃分了水、空氣、土壤等主題,每個主題都安排了各種趣味互動體驗項目,用科技手段向公眾科普環?;A知識?!拔矣∠蟊容^深的是展廳里的一堆廢棄垃圾,投影出來成為動物的形象,這種對比讓我們感受到環境保護的意義?!睆V輕工大一學生林志祥表示。他們有大約300名同學參加了此次活動,對環境保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活動設置了多個分會場。當日上午在獅山中心小學,師生們進行了一場豐富多彩的科普體驗。無人機、消防車、球幕電影、3D打印、9DVR、多米諾骨牌……全省優秀的科普教育團隊在此展示了前沿科學知識。同時,空軍飛行員科普報告、植物科學知識講座等活動也面向師生展開。
廣東省“全國科技活動周、防災減災日”暨“全省科技進步活動月”活動在南海區舉行。在分會場獅山中心小學,學生學習如何做心肺復蘇知識。/佛山日報記者王偉楠攝
活動受到各方點贊?!斑@樣的活動可以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開拓了他們的眼界。以后我們也會在日常找機會帶孩子走出去,多接觸科技創新教育?!迸c孩子一同參加了此次科普活動的葉女士表示。
在南海舉辦高規格的省級科普活動已非首次。2016年,廣東省“全國科普日”活動主場活動首次設在佛山,就選點在南海千燈湖開展。相較于以往,此次活動內容更豐富,參與的社會主體更多,科技知識也更專業深入,再次在南海掀起科學普及的高潮。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主動參與科普
“這次全省主場活動在企業中舉辦,是一次好的嘗試。我們有一大批企業有著社會責任感,自覺發揮資源優勢,打開大門、放開平臺將公眾引進來,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在這方面,佛山走在全省前列?!笔】茀f專職副主席吳煥泉表示。
企業主動作為、履行社會責任,可以達到多贏的局面?!板{為什么花大力氣做科普,有幾個方面的考慮?!卞{環境副總裁雷鳴表示,企業從事的領域涉及民生,對社會工作的感受最關注。一方面,他們希望通過企業技術、處理能力的展示,讓公眾了解環保處理企業是如何服務的,從而獲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他們也希望通過環境基礎教育的普及,讓公眾知道如何參與環境資源保護?!敖酉聛砦覀儗⒉粩嗤晟骗h保小鎮的設施,真正做到既利用生產技術改善生態,又通過科普宣傳從人的精神層面提升環保意識?!崩坐Q說。
在南海,科技創新企業也同時展開科學普及工作,已經形成了一種現象。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也推動了行業的進步,讓科技創新人才利用科學普及進行前期培養。例如3D打印技術作為一項工業熱點,已經在很多校園里有所普及,這與本地企業的參與息息相關。近幾年,南海區“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連續設置3D打印分賽,與廣工大研究院、小A 創客等3D打印領域的機構和企業合作,展開對中小學師生專業知識的培訓。在此次活動中,更加豐富的3D打印作品得到展示,很多學生可以熟練操作3D打印機,設計作品。獅山中心小學四年級6班的學生許洛斌就告訴記者,如今,班里的同學很多拿到了3D打印的獎項。這也正展示了科普教育的成果。
“佛山要當好地級市高質量發展的領頭羊,就要堅持創新驅動作為發展動力。要走創新發展之路,就要有大量人才??破展ぷ骶褪桥囵B人才系統工作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環?!笔形N?、統戰部部長李政華表示。佛山制造業發達,科技元素豐富,佛山的企業也要樹立起比別人做得更好的雄心壯志,為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整合資源向“大科普”晉級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而在2016年5月召開的“科技三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沒有全民科學素質普遍提高,就難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大軍,難以實現科技成果快速轉化?!?/p>
科學普及近年來愈加受到重視。然而科普涉及內容廣泛,工作千頭萬緒,讓科普與科創真正實現比翼齊飛,對科普工作機制的創新提出了考驗。此前,科普工作的推動更多基于政府主導的科普活動。近年來,南海區科技局、區科協展開了諸多探索,讓企業機構深度參與科普、公眾重視科普,同時與主流媒體深度合作,尤其是借佛山日報社的資源整合優勢,提升科普的深度和廣度,不僅開設品牌活動“南??破照n堂”,還搭建起政府——企業——媒體——學?!鐣鹘鐝V泛參與,互動互助的大科普平臺。
此次活動中,南海剛剛命名的2019年大城工匠陳聲榮任董事長的廣東浩迪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參與了科普活動。他們帶來了智能電表,向學生們普及相關知識。很多孩子對此很感興趣,企業攤位前一度排起長龍?!拔覀兪堑谝淮螀⒓舆@種科普公益活動,感受非常好。這種活動激發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同時宣傳普及安全用電的知識,讓他們感受工匠精神的魅力?!标惵晿s說。
科普基地、科技企業、大城工匠,這樣的資源都整合在南海的科普資源庫中,形成了強大的科普聯盟。像瀚藍環境、廣工大研究院、九江酒廠、柯內特等諸多企業和機構,都已經成為科普活動的主動參與者甚至引導者。同時,南海也成立了科普講師團和科普義工隊,利用科普課堂這一品牌活動,挖掘科普潛力,普及科學知識,推動資源深度流轉。
去年,南海區還出臺了首個科普扶持專項政策,利用政策引導社區、學校、學會(協會)、科普教育基地等積極作為,參與科普。以這些方式為依托,南海向“大科普”晉級,科學素養的培育與科技創新發展步伐統一,適應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需求。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毛蕾 通訊員魏麗
編輯|何欣鴻
鏈接:http://www.fsonline.com.cn/p/263181